一、合同章效力的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这表明,合同章的加盖可以作为合同成立的标志之一,其效力在于认定为使用该合同章一方签订合同的意思表示。
二、合同章效力的具体体现
- 代表主体意思表示:合同章是当事人或公司在签订合同时表达真实意愿的一种方式。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甲公司在合同上加盖合同章,这就表明甲公司认可合同中的各项条款,愿意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按时提供货物、保证货物质量等。乙公司同样加盖合同章,也意味着其对合同内容的认可和愿意履行付款、接收货物等义务。
- 确定合同成立与生效:一般情况下,合同章的加盖使得合同成立。在满足合同生效的其他要件,如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等,合同即生效。例如,某建筑公司与某开发商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双方在合同上加盖合同章后,合同成立。若双方均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那么该合同自盖章时生效,双方都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 增强合同的公信力:在商业交易中,合同章的使用增强了合同的公信力和可信度。相对方看到合同上加盖了合法有效的合同章,会更愿意相信合同的真实性和可履行性。比如,一家企业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时,看到供应商在合同上加盖了其正规的合同章,就会更放心地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货物,因为其相信对方会按照合同付款。
三、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A公司在合同上加盖了合同章,但后来A公司以盖章人员未经授权为由,否认合同的效力,拒绝履行合同义务。B公司遂将A公司起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查明,A公司的合同章是真实有效的,盖章人员是A公司的业务代表,且长期负责与B公司的业务往来,B公司有理由相信该人员有盖章签约的权限。根据表见代理的相关法律规定,法院认定该合同有效,A公司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这个案例表明,合同章的效力一旦形成,不能随意被否认。如果公司对合同章的管理不善,导致他人有机会擅自使用合同章或者出现表见代理的情况,公司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相关法律建议
- 规范合同章的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合同章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章的保管、使用流程和审批权限。例如,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合同章,使用时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盖章行为是经过公司授权的。
- 谨慎审查合同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签订合同前,应仔细审查对方的合同章是否真实、有效。可以通过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要求对方提供授权证明等方式进行核实。例如,在与新客户签订重要合同时,可以要求对方提供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文件,以确认合同章的真实性和签约主体的合法性。
- 注意合同章的使用范围:合同章一般专用于合同的签订,不宜在其他非合同类文件上随意加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 及时发现和处理合同章被冒用的情况:如果发现合同章被他人冒用,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向公安机关报案、发布声明等,以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