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资产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其进行内部审计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审计可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资产的流失和浪费;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固定资产的核算准确无误,为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例如,某企业在未进行有效内部审计时,部分固定资产被员工私自挪用或损坏却未被及时发现,导致企业资产受损。而在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后,此类情况得到了有效遏制。
二、固定资产内部审计的要点
(一)固定资产的购置审计
根据企业内部的采购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审计人员要审查固定资产购置的审批程序是否合规。例如,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招标、比价等程序,以确保购置价格的合理性。
在实际案例中,某公司在购置办公设备时,未按照规定进行招标,而是直接与某供应商签订了采购合同,导致采购价格远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经审计发现后,该公司追究了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重新进行了采购。
(二)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维护审计
要审查固定资产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闲置或滥用的情况。同时,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固定资产维护制度,定期对资产进行保养和维修。
比如,某企业的部分生产设备长期闲置,未得到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通过内部审计,企业对闲置设备进行了重新调配或处置,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审计
依据会计准则和企业的折旧政策,审计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是否准确。检查折旧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折旧年限的确定是否符合规定。
例如,某企业为了调节利润,随意变更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导致财务报表数据失真。审计部门发现后,要求企业进行了调整,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
(四)固定资产的处置审计
审查固定资产的处置是否经过了适当的审批程序,处置价格是否合理,处置收入是否及时入账等。
如某企业在处置一辆旧车辆时,未经审批私自低价卖给了关联方,造成了企业资产的损失。经审计后,企业追回了部分损失,并完善了处置程序。
三、相关法律条文和规定
在固定资产内部审计中,涉及到诸多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折旧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按照准则要求进行核算和管理。
另外,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也是审计的重要依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规范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流程。
四、实用的法律建议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审计。同时,要明确审计的范围、程序和方法,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和有效。
(二)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和内部审计的认识,使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强化监督与问责机制
对固定资产管理和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
五、总结
固定资产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应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监督与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和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