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轻微交通事故逃逸对方没有谅解要坐牢吗

  • #轻微事故
  • #肇事逃逸
  • #法律责任
  • #刑事处罚
  • #法律建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在交通领域,轻微交通事故逃逸且未获对方谅解的情况备受关注。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通过实际案例剖析此情形的法律后果,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其中法律要点。

在日常生活中,轻微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其中一些肇事者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逃逸,当对方没有表示谅解时,很多人会担心是否要坐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这种情况。

相关法律条文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其中就包括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同时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而一旦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若因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将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一:张某在驾驶机动车时与李某发生轻微碰撞,车辆仅有一些轻微刮擦,人员并无伤亡。但张某因为害怕承担责任,一时惊慌选择了逃逸。事后,李某报警,警方很快找到了张某。由于此次事故较为轻微,并未构成犯罪,张某最终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一千元罚款,并被行政拘留十日。在这个案例中,即使李某没有谅解张某,张某也没有面临坐牢的刑罚,因为其行为尚未达到犯罪的程度。 案例二:赵某驾驶车辆与王某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王某受伤。赵某逃逸后,王某因未能得到及时救治,伤势加重。经鉴定,王某的伤情构成重伤。赵某的行为构成了交通肇事罪,且由于其逃逸行为导致受害人伤势加重,即使王某及其家属没有谅解赵某,赵某也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是否坐牢的判断依据 发生轻微交通事故逃逸后是否坐牢,关键在于该逃逸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只是造成了轻微的财产损失或者人员轻微伤,且逃逸行为未导致其他严重后果,一般不构成犯罪,不会面临坐牢的刑罚,但会受到行政处罚,如罚款、拘留等。然而,如果逃逸行为导致了人员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就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即便对方没有谅解,肇事者也会面临刑事处罚,可能需要坐牢。

实用的法律建议

  1. 发生交通事故后,无论事故大小,都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者,并及时报警。这是每个驾驶员应尽的法律义务,也是避免后续麻烦的重要举措。
  2. 不要心存侥幸选择逃逸。逃逸不仅会加重自己的法律责任,还可能导致受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伤势加重,甚至失去生命。
  3. 积极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争取对方的谅解。虽然谅解书不是减轻处罚的唯一依据,但在司法实践中,取得对方的谅解往往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对肇事者的量刑有一定的帮助。
  4. 如果已经发生了逃逸行为,应尽快主动向公安机关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是法定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己的法律责任。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