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若发生车辆肇事逃逸且车辆被扣留的情况,当事人需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处理流程,以妥善解决问题。
一、法律规定
- 暂扣车辆的依据: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警方为收集更多关键性证据,有权力暂扣涉案的车辆,以便后续的详细检验及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 领取车辆的规定:依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在检验、鉴定结果得以确定之后的第五个工作日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通知相关当事人前来领取被暂时扣留的事故车辆。
二、实际处理流程
- 明确事故责任:当地警方将依据事故发生地的实地勘察、调查取证以及其他有力证据,如监控视频及目击者证言等方式,深入追寻事故发生的真实原因,并据此来准确判定事故各方当事人的相应责任份额。例如,在某起交通事故中,肇事车辆逃逸,警方通过调取路口监控视频,发现肇事车辆在事故发生时闯红灯且超速行驶,最终认定肇事车辆驾驶员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 车辆暂扣:警方在暂扣车辆时,会开具扣押物品清单,并知会车主或持有人。车辆会被送至特定场所进行保管,防止车辆被损坏或证据灭失。
- 检验与鉴定:所有的涉案车辆将会被送至特定场所进行细致入微的检验处理,目的在于明确了解车辆在整个事故事务中所处的状态,其中包括了该车是否存在违规改装现象、制动系统性能是否保持良好等。例如,在一起肇事逃逸案件中,检验发现肇事车辆的制动系统存在故障,这一鉴定结果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 出具责任认定书:在一段合理期限之内,警方会完成事故责任认定,并以此为基础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这份文件对于事故责任的明晰划分具有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当事人如果对责任认定书有异议,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 获取车辆: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后的第五个工作日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通知相关当事人前来领取被暂时扣留的事故车辆。当事人需要携带相关证件,如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领取手续。
三、实用法律建议
- 积极配合调查:肇事逃逸方应尽快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和事故发生的经过。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提供相关证据和线索,争取从轻处罚。例如,在某些案件中,肇事逃逸者在逃逸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警方自首,并积极赔偿受害者的损失,最终在量刑时得到了从轻处罚。
- 保留相关证据:无论是肇事方还是受害方,都应保留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如现场照片、视频、医疗费用清单、财产损失清单等。这些证据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后续的赔偿问题都具有重要作用。
- 寻求法律帮助:如果当事人对事故责任认定、车辆扣留等问题存在疑问或争议,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寻求法律帮助。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当事人提供合理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车辆肇事逃逸车被扣后,当事人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处理流程,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保留相关证据,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以妥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