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务侵占罪的定义及相关法律条文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相关法律条文主要有《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二百七十一条等。其中,《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
另外,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为六万元以上(数额较大)、一百万元以上(数额巨大)。这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即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认定为“数额较大”,对应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标准为六万元以上;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认定为“数额巨大”,对应职务侵占罪“数额巨大”标准为一百万元以上。
三、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某公司的销售经理张某,负责公司产品的销售及货款回收工作。在任职期间,张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的部分货款未上缴公司财务,而是私自截留并占为己有,累计金额达到了80万元。后公司在财务审计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张某身为公司销售经理,利用负责货款回收的职务便利,将本应属于公司的货款非法占为己有,其行为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且侵占金额80万元,已达到职务侵占罪“数额巨大”的立案标准(一百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虽未达到最高标准,但远超“数额较大”(六万元以上)的标准,张某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应依法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四、实用法律建议
(一)对于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
- 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往来、资产状况等方面的监管,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漏洞,防止单位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单位财物。
- 加强对员工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操守,让员工清楚认识到职务侵占行为的法律后果。
(二)对于单位工作人员
- 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利益诱惑,不能因一时的贪念而触犯法律红线。
- 如果发现身边存在职务侵占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或有关部门举报,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经营秩序。
(三)对于受害者
- 一旦发现职务侵占行为,应及时收集和固定相关证据,如财务凭证、交易记录、证人证言等,为后续的报案和司法机关的调查处理提供有力支持。
- 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如实提供相关情况和证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