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疗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程序是什么?


在2024年,医疗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委托环节。这是启动鉴定程序的第一步。可以是医患双方共同委托,也可以是卫生行政部门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委托,或者是司法机关在诉讼过程中委托。比如在一场医疗纠纷诉讼里,法院会根据案件需要委托合适的医疗司法鉴定机构。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接着是受理阶段。鉴定机构在收到委托后,会对委托事项和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看委托的鉴定事项是否属于本机构的业务范围,材料是否齐全、真实等。如果符合受理条件,鉴定机构会作出受理的决定,并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书。若不符合受理条件,会及时告知委托人并说明理由。 之后进入鉴定实施阶段。鉴定机构会指定具有相关鉴定资格的鉴定人员进行鉴定。鉴定人员会对涉及医疗纠纷的相关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可能包括病历、检查报告等。必要时,鉴定人员还会询问医患双方当事人,了解事情的经过和相关情况。在鉴定过程中,鉴定人员会依据专业知识和技术标准,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进行判断和分析。 在鉴定过程中,如果需要补充材料,鉴定机构会通知委托人补充。补充材料的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而且,鉴定过程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 最后是出具鉴定文书。鉴定完成后,鉴定机构会根据鉴定结果制作司法鉴定文书。司法鉴定文书应当包括鉴定的依据、过程、结论等内容,并且由鉴定人员签名并加盖鉴定机构的公章。鉴定文书是对整个鉴定过程和结果的书面呈现,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 整个医疗司法鉴定程序是严谨且规范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要求,以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从而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有力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