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省国企限薪令正式公布,具体规定是怎样的?


国企限薪令是国家为了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而出台的政策。其目的在于调节不合理的过高收入,缩小不同行业国有企业负责人之间的薪酬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以下为您详细介绍25省国企限薪令可能涵盖的具体规定。 首先是适用范围。限薪令一般适用于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负责人。这些负责人通常包括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比如在一些大型国有制造业企业、国有金融企业等,企业的高层领导都在限薪范围内。 其次是薪酬结构。国企负责人的薪酬一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基本年薪是根据上年度省属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一定倍数确定,绩效年薪则与企业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挂钩,而任期激励收入与企业负责人任期考核评价结果相联系。例如,基本年薪可能按照不超过省属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倍确定。 再者是薪酬水平。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基本年薪按月支付。绩效年薪根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在不超过负责人基本年薪的一定倍数内确定。任期激励收入则根据任期考核评价结果,在不超过负责人任期内年薪总水平的一定比例内确定。例如,绩效年薪可能不超过基本年薪的2倍,任期激励收入不超过任期内年薪总水平的30%。 另外是考核机制。国企负责人的薪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挂钩。考核指标包括经济效益指标,如利润总额、经济增加值等;社会效益指标,如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如果企业经营业绩好,负责人的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会相应增加;反之,如果企业经营业绩不佳,负责人的薪酬也会相应降低。 最后是监管措施。限薪令要求加强对国企负责人薪酬的监管。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方案要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审核批准,并向社会公开披露,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对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发放进行严格管理,禁止通过各种方式为企业负责人发放工资外的其他收入。这些规定依据的是《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不同省份可能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限薪令进行细化和调整,具体规定还需以当地政府公布的政策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