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方式是怎样的?

我在处理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时,听说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方式,但不太清楚具体该怎么做。涉及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交换,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具体的会计分录怎么写,遵循什么样的步骤,依据的是哪些法规,希望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资产交换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俗来讲,就是企业之间不通过货币,而是直接用非货币性的资产进行互相交换的行为,比如用固定资产换无形资产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在交换中,资产的价值按照市场上大家公认的公允价值来确定。 首先,我们要明确适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商业实质可以简单理解为交换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变化,比如换入的资产能让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等。 当满足上述条件后,会计处理主要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确定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这就好比去市场上看看自己要换出去的东西值多少钱。比如,企业换出一项固定资产,通过专业的评估机构或者参考市场上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第二步,计算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的成本通常等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假设换出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的相关税费为5万元,那么换入资产的成本就是100 + 5 = 105万元。 第三步,处理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那么差额就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处置损益),这意味着企业在这次交换中赚了。反之,如果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差额同样计入当期损益,不过是亏损。例如,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80万元,公允价值是100万元,那么差额20万元就计入资产处置损益,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清理 80万元,累计折旧等 (假设折旧额),贷:固定资产;借:换入资产(按计算的成本) 105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80万元,资产处置损益 20万元,银行存款 5万元。 第四步,考虑增值税等税费的影响。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到增值税的,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处理。比如换出存货,要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这会影响到换入资产的成本和相关的会计分录。 总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准确判断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和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然后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账务处理,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