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二年未被发现会怎样?
我之前有个行为可能会被行政处罚,但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了都没被发现。我想知道现在是不是就不会再被处罚了,法律上对于这种行政处罚二年未被发现的情况是怎么规定的呢?
展开


在我国,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予的制裁。关于行政处罚二年未被发现的情况,涉及到行政处罚的时效问题。 行政处罚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的“发现”是指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知晓,包括受害人控告、群众举报或者其他线索等情况。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如果某个违法行为在二年内行政机关都没有发现,那么之后就不能再对该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了。不过要注意,如果是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这个期限会延长至五年。而且如果法律对时效有其他特别规定的,要依照特别规定来执行。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所以,要根据具体的违法行为和对应的法律规定来确定时效期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