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结论有纰漏时行政复议是否难被采信?
我之前申请了行政复议,提交的鉴定结论可能存在一些小纰漏。现在就很担心这个情况会不会影响复议结果,想了解下在法律上,当鉴定结论有纰漏的时候,行政复议是不是就很难采信了呢?
展开


在行政复议中,鉴定结论是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当鉴定结论存在纰漏时,确实会对其在行政复议中的采信产生不利影响。下面来详细说明。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鉴定结论。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结论性判断。它在行政复议等法律程序中起着帮助认定事实的关键作用。比如在一些涉及产品质量的行政案件中,对产品质量的鉴定结论可以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处理结果。 当鉴定结论有纰漏时,其证明力会大打折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及相关的证据规则,行政复议机关在审查证据时,会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全面审查。鉴定结论有纰漏,可能意味着它在真实性方面存在问题。例如,鉴定机构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或者鉴定过程违反了法定程序,这些情况都会导致鉴定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从关联性角度来看,如果鉴定结论的纰漏使得它与待证事实之间的联系变得模糊或者不准确,那么复议机关也难以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比如,在一份关于环境污染的鉴定结论中,如果数据采集的地点与实际污染发生地点不符,那么这个鉴定结论就很难为复议机关所采信。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在行政复议中也可作为重要参考),对于有瑕疵的鉴定结论,当事人可以要求鉴定人作出解释、补充或者重新鉴定。但如果经过这些补救措施后,鉴定结论仍然存在严重问题,复议机关通常不会采信该鉴定结论。 综上所述,当鉴定结论有纰漏时,行政复议机关在审查过程中会非常谨慎,一般来说是很难采信这样的鉴定结论的。因此,当事人在进行行政复议时,一定要确保所提供的鉴定结论真实、合法、有效,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