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恶意差评有哪些途径?


在商业活动中,恶意差评可能会对商家的声誉和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当遇到恶意差评时,商家是有权利进行申诉的。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申诉途径。 首先是平台内部申诉。如今,各大电商和服务平台都设有针对评价的管理机制和申诉渠道。以淘宝为例,商家若认为买家的评价属于恶意差评,可以登录淘宝卖家后台,在“评价管理”中找到对应的差评,点击“申诉”按钮。之后,按照系统提示填写申诉理由并上传相关证据,比如交易记录、聊天截图等能够证明该评价为恶意的材料。平台会在收到申诉后进行审核,如果认定为恶意差评,会对评价进行处理。依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规定,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经营统计资料,同时要保障交易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所以平台有义务对恶意差评进行管理。 其次,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如果平台内部申诉未能解决问题,商家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消费者协会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解。商家需要准备好详细的资料,包括交易详情、与买家的沟通记录、恶意差评的截图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等途径解决,消协有职责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不正当行为的侵害。 最后,走法律诉讼途径。当恶意差评造成的损失较大,其他途径无法有效解决时,商家可以考虑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商家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差评发布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在诉讼过程中,商家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该评价是恶意的,且给自己造成了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恶意差评如果构成对商家名誉权的侵害,商家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总之,商家在面对恶意差评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申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