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是否具备紧迫性是构成正当防卫的关键吗?

我和人起了冲突,对方先动手攻击我,我还手了。现在有人说我还手不属于正当防卫,说事情没到很紧迫的地步。我就想知道,是不是一定要情况很紧迫才能构成正当防卫啊,这紧迫性对正当防卫的认定影响很大吗?
展开 view-more
  • #正当防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中,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时,可不必承担刑事责任。而是否具备紧迫性,确实是构成正当防卫的关键要素之一。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里强调了“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这其实就蕴含了紧迫性的要求。也就是说,只有当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具有现实的紧迫性时,防卫行为才可能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那么,如何理解紧迫性呢?紧迫性意味着不法侵害是现实存在的,而不是想象或推测的。例如,张三看到李四拿着刀向自己走来,仅仅因为李四平时和自己有矛盾,就认为李四要伤害自己,于是先动手攻击李四,这种情况就不具备紧迫性,因为李四可能只是拿着刀路过,并没有实际的不法侵害行为正在发生。张三的行为就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 另外,紧迫性还要求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如果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再进行所谓的“防卫”,就可能构成事后报复,而不是正当防卫。比如,王五被赵六打了一拳后,赵六已经停止攻击并转身离开,王五却又追上去将赵六打伤,王五的行为就不属于正当防卫,因为此时不法侵害已经结束,不具备紧迫性。 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具备紧迫性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这包括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以及防卫行为的时机、方式、强度等。例如,在面对持刀行凶的不法侵害时,防卫行为可以相对更激烈一些,因为这种情况下的紧迫性更强,对人身安全的威胁更大。 总之,是否具备紧迫性是构成正当防卫的关键。只有当存在现实、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且防卫行为是为了及时制止这种侵害时,才能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从而使防卫人不必承担刑事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