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夫妻财产公证后有效吗,相关规定是什么

我和伴侣打算对夫妻财产进行公证,但是不太清楚公证之后是否有效,也不了解这方面具体的法律规定。想知道公证后的效力到底如何,在法律上有哪些依据和要求,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夫妻财产
  • #财产公证
  • #公证效力
  • #夫妻约定
  • #法律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夫妻财产公证后是有效的。首先来理解一下夫妻财产公证,简单说就是夫妻双方一起到公证机关,让公证机关证明他们就婚姻期间财产制度所达成协议是真实、合法的活动 。 从法律规定来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一、二款明确指出,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这说明,夫妻之间关于财产的约定,本身就有法律效力,公证不是其生效的必要条件。 另外,《公证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也就是说,公证后的夫妻财产协议,在法律上作为认定事实的有力依据,具有较高的证明力。除非有足够的相反证据,否则它的效力是会被认可的。 虽然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不必须公证,但公证后的协议法律效力高于一般协议。公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后可能产生的财产纠纷,增强协议的公信力和稳定性。 相关概念: 夫妻财产约定制:就是夫妻双方可以自己商量,决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得到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怎么分配,比如是各自归自己,还是一起共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 民事法律行为:简单讲就是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在这里夫妻财产公证就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 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指的是那些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夫妻财产公证涉及的财产约定事实就是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