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收入是否一样?
我在看一些经济数据和法律赔偿相关资料时,看到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收入这两个词。不太清楚它们是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在法律应用场景中会有不同的意义吗?想了解一下这两者到底是不是一样的。
展开


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收入并不是一样的概念。 人均收入,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所有人的收入总和除以该地区的总人数得到的平均值。这里的收入包含了所有渠道获得的钱,不管这些钱是不是能够自由使用。比如工资、奖金、经营所得、财产性收入等都算在里面。 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等必要费用之后,可以自由支配用于消费和储蓄的那部分收入。也就是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人均收入扣除了一些必须支出后的剩余部分。 从法律依据来看,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在计算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赔偿项目时,会用到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数据。这是因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更能反映居民实际可用于生活消费和支配的经济能力,以此作为赔偿计算的标准,能更合理地保障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权益。 所以,从概念定义和法律应用场景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收入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