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实务操作中的坏账准备有哪些?


在现金流量表实务操作中,坏账准备的情况在应收账款取值不同时有所区别。 首先,当应收账款取值科目余额而非报表中的项目余额时:本期计提或转回多提的坏账准备,既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动,也不影响“应收账款”科目余额,所以不需要调整。简单来说,就是这一操作对现金和应收账款科目余额都没影响,那就不用管。本期核销的坏账,它虽然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动,但会让“应收账款”科目余额减少,所以要作为减项调整。这就好比东西没了,账上相应的科目余额就得减少。本期收回已核销的坏账,会产生现金流入,可并不影响“应收账款”科目余额,此时要作为加项调整。也就是收到钱了,要在计算里加上这部分。那么此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科目余额本期减少额+应收票据本期减少额+预收账款本期增加额+本期收回已核销的坏账-本期核销的坏账±其他特殊调整业务。 其次,当应收账款取值报表项目余额时:本期计提坏账准备,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动,但会使应收账款净额减少,所以要作为减项调整。意思就是虽然没现金变动,但账上应收账款净额少了,计算时就得减去。本期转回多提的坏账准备,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动,但会使应收账款净额增加,要作为加项调整。本期核销的坏账,既不影响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化,也不影响应收账款净额,不需要调整。本期收回已核销的坏账,会产生现金流入,同时使应收账款净额减少,两方面影响相抵,也不需要调整。 相关法律依据是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时,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现金流动情况。通过这样规范的处理,才能让现金流量表真实体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相关概念: 坏账准备:是企业对预计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收预付款项所提取的坏账准备金。 应收账款科目余额:指的是应收账款这个会计科目在某个时间点上的账面金额。 应收账款净额:是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余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