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会留案底吗,取保候审期限是多久?


首先来解释一下取保候审和案底的概念。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而案底一般是指某人过去犯罪或违法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 关于取保候审是否会留案底,这要分情况来看。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司法机关经过侦查、审查起诉,最终认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决定不起诉、撤销案件等,那么就不会留下案底。因为没有经过法院的有罪判决,就不能认定一个人有罪。例如,张三因涉嫌盗窃被取保候审,经过侦查发现是他人冒用张三身份实施盗窃,最终司法机关撤销了对张三的案件,这种情况下张三就不会有案底。 但如果经过法院审判,最终判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那么就会留下案底。比如李四因涉嫌诈骗被取保候审,法院审理后认定李四构成诈骗罪并判处刑罚,李四就会有案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接下来谈谈取保候审的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也就是说,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开始,到解除该措施,整个期间最长不能超过十二个月。比如王五被取保候审,在十一个月的时候,司法机关查明王五不构成犯罪,那么就应当及时解除对王五的取保候审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