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生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要弄清楚赠与合同生效的基本条件,咱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赠与合同的当事人要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就好比参加一场比赛,得有参赛资格。在法律上,就是说赠与人与受赠人都得能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比如,一个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签订的赠与合同,由于他无法辨认自己的行为,这个合同很可能就是无效的。 其次,赠与合同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简单来讲,就是赠与人是真心想把东西送给对方,受赠人也是真心愿意接受。如果一方是被欺诈、胁迫才签订的赠与合同,那就违背了真实意思。按照《民法典》的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例如,有人威胁赠与人,不签赠与合同就伤害他的家人,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就可以撤销。 再者,赠与的内容要合法。这意味着赠与的财产得是赠与人合法拥有的,而且赠与行为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要是赠与人拿偷来的东西签订赠与合同,那肯定是不行的,因为这本身就不合法。 最后,有些特殊的赠与合同可能还需要满足特定的形式要件。比如,法律规定某些不动产的赠与需要办理登记手续。以房屋赠与为例,只有办理了过户登记,赠与行为才在法律上完全生效。根据《民法典》关于物权变动的相关规定,不动产的转让一般需要登记才发生效力。所以,房屋赠与合同签订后,还得完成过户登记,房子才真正属于受赠人。 总之,赠与合同生效需要满足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以及可能存在的特定形式要件等条件。只有这样,赠与合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