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不太清楚法律适用的原则是什么。比如遇到具体案件,该依据什么来确定用哪部法律、怎么用。想了解一下法律适用有哪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在实际情况中是怎么体现和运用的。
展开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在将法律应用于具体案件或事务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以事实为根据就是要求司法机关办理案件时,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处理案件的根本依据,不能主观臆断。以法律为准绳则是指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其次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这意味着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绝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再者是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一原则保证了司法机关能够公正、客观地适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最后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该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不论案件何时处理、不论什么人所作的处理,都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地予以纠正。这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