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我开了一家小公司,在计算纳税的时候,不太清楚营业纳税所得额该怎么算。想知道有没有一个明确的计算公式,能让我准确算出应该纳税的额度,避免多缴或者少缴税款,所以想了解下营业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展开


营业纳税所得额,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经过税法规定调整后用于计算应缴纳税款的那部分经营所得金额。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它的计算公式。 基本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以前年度亏损。这里的“收入总额”,是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比如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等。“不征税收入”,是指那些本身就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比如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这部分收入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则是国家为了鼓励某些特定行为或者支持某些行业发展,给予税收优惠而规定的收入,像国债利息收入等。 “各项扣除”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它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等。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损失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以前年度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这些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