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案件能否进行刑事立案?
我有个民事诉讼案件,对方在过程中感觉有一些欺诈的行为。我想知道在这种民事诉讼已经在进行的情况下,能不能对对方涉及的可能违法行为进行刑事立案呢?我不太清楚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和规则。
展开


在法律中,民事诉讼案件能否进行刑事立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明白民事诉讼和刑事立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事诉讼主要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像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目的是让受损方得到赔偿或者实现其他民事权益。而刑事立案是针对犯罪行为,由国家司法机关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这就意味着,如果在民事诉讼案件中,发现有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是可以进行刑事立案的。比如在合同纠纷的民事诉讼中,如果发现一方存在合同诈骗行为,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的合同诈骗罪,那么就可以进行刑事立案。但如果只是普通的民事违约行为,不构成犯罪,就不能进行刑事立案。 所以,判断民事诉讼案件能否刑事立案,关键在于是否存在犯罪事实以及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需要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的证据和法律规定来进行审查和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