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可以起诉吗


离婚协议本身通常不能直接起诉,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与离婚协议相关的事项是可以起诉的。 首先,如果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的约定,比如不按照协议支付抚养费、不办理房产过户等,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目的是要求法院强制对方履行协议义务。法院在受理这类起诉时,会审查离婚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要是协议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法院通常会支持原告要求履行协议的诉求;反之,如果协议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者存在欺诈等无效情形,法院可能不会支持依据该协议提出的请求。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其次,如果双方对离婚协议的内容存在争议,例如对协议条款的理解有分歧,涉及法律规定的可诉事项,如财产分割的合法性、子女抚养权的变更等,且符合起诉条件的,也可以起诉。比如一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将某套房产归另一方所有,但未办理过户手续,另一方就可以起诉要求对方协助办理过户。 另外,如果是在办理离婚登记之前,虽然有离婚协议,但一方对协议内容反悔,不想按照协议内容离婚,另一方可以起诉离婚。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等进行审查,同时会参考离婚协议中的部分内容,但最终以法院判决为准。要是已经办理了离婚登记,一方发现另一方存在隐匿财产等违反离婚协议的行为,同样可以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财产。还有,如果一方认为离婚协议是在受胁迫或者欺诈的情况下签订的,可以起诉要求撤销离婚协议相关条款或者宣告整个离婚协议无效 。 相关概念: 可诉事项:指在法律上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的事项。 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