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间歇性精神病能离婚吗
我配偶有间歇性精神病,平时状态还可以,但发病时很影响生活,我现在想和他/她离婚,不知道在法律上是否允许,想了解下相关的规定和流程。
展开


从法律角度来看,一方有间歇性精神病是可以离婚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间歇性精神病。简单来说,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和正常人一样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能清晰地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而在发病期间,他们可能无法正确辨认自己的行为,民事行为能力受到限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其中,对于一方患有精神病的情况,如果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法院在调解无效后会判决准予离婚。 在实践中,如果要和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一方离婚,有两种途径。一是协议离婚,但这要求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双方就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然后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二是诉讼离婚,当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安排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鉴定,以确定其民事行为能力。同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患者的病情、双方的感情基础、婚后生活情况等,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如果法院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会判决准予离婚。并且,在离婚时,还需要考虑对精神病患者的生活安置和经济帮助等问题。一般来说,另一方可能需要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或帮助,以保障精神病患者离婚后的基本生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