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销单上把叁写成参了能通过吗?


在探讨报销单上把“叁”写成“参”能否通过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从财务规范的角度来看,报销单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务凭证,填写要求准确、规范。规范的填写是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严肃性,避免出现歧义或被篡改的可能。大写数字的使用就是为了防止数字被随意修改,例如“叁”这样的规范写法,不容易被改动。而“参”并不是标准的财务大写数字写法,从严格的财务制度上来说,这种不规范的填写可能不符合要求。 其次,涉及到相关法律规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指出,原始凭证的内容必须具备: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并且,阿拉伯数字应当一个一个地写,不得连笔写。阿拉伯金额数字前面应当书写货币币种符号或者货币名称简写和币种符号。币种符号与阿拉伯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凡阿拉伯数字前写有币种符号的,数字后面不再写货币单位。所有以元为单位(其他货币种类为货币基本单位,下同)的阿拉伯数字,除表示单价等情况外,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角位和分位可写“00”,或者符号“-”;有角无分的,分位应当写“0”,不得用符号“-”代替。大写金额数字到元或者角为止的,在“元”或者“角”字之后应当写“整”字或者“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字后面不写“整”或者“正”字。虽然该规范未明确提及“叁”写成“参”的情况,但整体强调了填写的规范性。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通过还得看具体情况。如果这个错误并不影响对报销金额的判断,而且有其他相关证据能证明实际的报销金额,比如发票、合同等,同时得到了报销审批人员的认可,那么报销单还是有可能通过的。但如果审批人员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可能会要求重新填写正确的报销单。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填写报销单时,一定要认真仔细,确保各项信息准确无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