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出证据是否能立案?
我和别人有个纠纷,想起诉对方,但目前暂时还没收集到有力的证据。我就想问问,这种拿不出证据的情况下,法院能给立案吗?要是不能立案,我该怎么办呢?
展开


在法律中,立案是指司法机关对犯罪、民事纠纷等事件决定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对于拿不出证据是否能立案,需要区分不同的案件类型来看。 在民事诉讼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这里并没有要求原告在起诉时必须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也就是说,即使拿不出证据,只要满足上述起诉条件,法院是应当立案的。立案后,证据可以在后续的诉讼过程中再去收集和提交。例如,甲起诉乙归还借款,虽然甲暂时没有借条等证据,但只要明确乙是被告,有要求乙还钱的诉讼请求以及借款的相关事实和理由,且案件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法院就会立案。 在刑事诉讼中,对于公诉案件,是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并不一定需要完整的证据链才立案。对于自诉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但如果缺乏罪证,自诉人又提不出补充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综上所述,在民事诉讼中拿不出证据通常不影响立案,而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在立案对证据的要求上有所不同,公诉案件更注重发现犯罪线索,自诉案件则对证据有一定要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