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是否有权利撤销公证书?
我在处理一个涉及公证书的纠纷案件,现在案子到了法院。我有点担心法官会不会直接把公证书给撤销了,我不太清楚法官在这方面有没有权力。所以想问问,法官到底有没有权利撤销公证书呢?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要判断法官是否有权利撤销公证书,需要从公证书的性质、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司法实践的角度来分析。 公证书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后所出具的文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这表明,从法律规定层面,赋予了公证机构复查并撤销公证书的权力。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法官虽然没有直接撤销公证书的权力,但法官对于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有审查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条规定,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也就是说,当在诉讼过程中涉及公证书时,法官会对公证书进行审查,如果有充分的相反证据能够证明公证书所证明的内容不真实或者不合法,法官可以不采纳该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 例如,在一个涉及遗嘱继承的案件中,存在一份遗嘱公证书,但其他继承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立遗嘱人在公证时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那么法官可以根据这些证据,对遗嘱公证书所证明的遗嘱效力不予认可。虽然法官没有直接撤销公证书,但实际上否定了公证书在该案件中的证明作用。 所以,法官没有直接撤销公证书的权力,但在诉讼中法官可以通过审查证据,对是否采纳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作出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