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是否能够以规章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
我想了解下,在实际情况中,地方政府能不能通过制定规章的方式来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呢?我不太清楚相关的法律规定,想知道这样做有没有法律依据,合不合法,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在我国,地方政府是可以通过规章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的。接下来,我们从法律依据、设定规则、后续处理等方面详细解释。 首先,法律依据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这就从法律层面赋予了地方政府一定的权力来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 其次,设定规则上。地方政府规章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是有严格的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在没有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来规范相关行政管理事项时,并且是因为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是比较急迫的,必须马上实施行政许可来进行管理。比如,在应对一些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时,为了更好地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规章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 最后,关于后续处理。临时性行政许可的实施期限是有限制的,实施满一年后,如果还需要继续实施该行政许可,地方政府就不能再通过规章的形式来延续了,而是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行政许可的设定更加科学、合理和稳定,避免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和随意性。 总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规章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但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并且要及时进行后续处理,以保障行政许可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