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之后还能起诉吗?
我和别人有个纠纷,选择了仲裁来解决。现在仲裁结果出来了,可我对结果不太满意,就想问问,已经经过仲裁了,还能不能再去法院起诉呢?我不太懂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仲裁之后是否还能起诉,需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仲裁的概念。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者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仲裁具有自愿性、专业性、保密性等特点。 在一般的民商事仲裁中,遵循“一裁终局”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九条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说,如果双方选择了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并且仲裁机构已经作出了有效的裁决,那么通常情况下就不能再就该纠纷向法院起诉了。这是为了保证仲裁的权威性和效率性,避免当事人反复通过不同途径解决同一纠纷,浪费司法资源。 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出现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情况,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比如仲裁过程中存在仲裁程序违法、仲裁员有索贿受贿等行为,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之后就有机会通过起诉来解决纠纷。 另外,劳动争议仲裁与一般民商事仲裁有所不同。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纠纷的前置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劳动争议案件经过仲裁后,当事人若对仲裁结果不服,是可以向法院起诉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