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患纠纷和解公证书还能起诉吗?


在探讨有医患纠纷和解公证书是否可以起诉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要了解医患纠纷和解公证书的性质。公证书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医患纠纷和解公证书,就是对医患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进行公证,证明该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内容合法。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能够约束双方按照协议履行各自的义务。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只要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就应当受理。起诉条件包括: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所以,从起诉的基本条件上来说,即使有医患纠纷和解公证书,并不影响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 然而,虽然可以起诉,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胜诉。因为公证书证明的和解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如果没有法定的可撤销或无效的情形,法院通常会尊重双方的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如果当事人能够证明和解协议存在上述可撤销的情形,那么法院可能会支持当事人撤销和解协议的请求,重新审理医患纠纷。 此外,如果和解协议本身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无效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该协议也是无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也可以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有医患纠纷和解公证书是可以起诉的,但诉讼结果取决于和解协议是否存在可撤销或无效的情形。当事人在决定起诉之前,应当仔细评估自己的情况,收集相关的证据,以增加胜诉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