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协议签订后是否可以变更?
我和兄弟姐妹之前签了赡养协议,明确了各自的赡养义务。但现在家里情况有了变化,有的兄弟姐妹经济状况变差,没办法按原来协议履行。我想知道,已经签订好的赡养协议能不能进行变更呢?
展开


赡养协议签订后是可以变更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从法律层面理解赡养协议。赡养协议是赡养人之间就履行赡养义务订立的协议,是赡养人对赡养责任的具体分配和约定。它的目的是保障被赡养人的生活,让被赡养人能安享晚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自愿原则,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同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然后,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导致需要变更赡养协议。比如赡养人的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原本有稳定收入的赡养人突然失业或患病,无力按照原协议承担赡养费用;或者被赡养人的生活需求改变,如因身体原因需要更高水平的医疗护理等。当这些情况出现时,继续按照原协议履行可能会产生不公平的结果,也不利于保障被赡养人的权益。 那么,该如何变更赡养协议呢?第一,应当由赡养人之间进行充分协商。大家坐下来,坦诚地说明各自面临的情况和困难,共同探讨新的赡养方案。第二,必须征得被赡养人的同意。因为赡养协议是为了保障被赡养人的权益,所以他们的意愿至关重要。第三,变更后的赡养协议内容要符合法律规定。不能因为变更协议而损害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违反公序良俗等原则。如果赡养人之间无法协商一致,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进行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判决。 总之,赡养协议签订后并非一成不变,在符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需要时是可以变更的。但变更过程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以确保被赡养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