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交付时使用临时通电是否可以视为延期交付?


在商品房交易中,当遇到交付时使用临时通电的情况,是否可视为延期交付是很多购房者关心的问题。下面从相关法律概念和规定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延期交付的含义。延期交付指的是开发商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将符合交付条件的房屋交给购房者。这里的交付条件是关键,它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正常供应是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商品房交付时使用临时通电是否符合交付条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通常,正式通电意味着电力供应稳定、安全,能够满足购房者正常的生活和使用需求。而临时通电可能存在不稳定、不安全等问题,比如电压波动、容易停电等,这会对购房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开发商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和条件交付房屋。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交付时应具备正式通电条件,而开发商交付时使用临时通电,那么开发商就没有完全履行合同义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开发商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合同约定的交付条件,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这种违约责任可能包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在符合一定条件下,购房者甚至可以解除合同。 如果开发商使用临时通电,且这种情况导致房屋无法正常使用,影响了购房者的入住和生活,那么从法律角度来看,就可以将其视为不符合交付条件,进而可以认定为延期交付。购房者可以依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要求开发商尽快解决正式通电问题,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延期交付期间的违约金。 综上所述,商品房交付时使用临时通电是否视为延期交付,要依据合同约定以及这种临时通电对房屋正常使用的影响程度来判断。购房者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了解自己的权益,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