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根骨折一根错位是否能鉴定伤残?


在探讨两根骨折且一根错位能否鉴定伤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伤残鉴定的基本概念。伤残鉴定,简单来说,就是由专业的鉴定机构,依据相关标准和流程,对人体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残疾程度进行评定。这在涉及人身损害赔偿、保险理赔等情况时,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在我国,不同的伤残鉴定适用不同的标准。如果是因工伤导致的两根骨折一根错位,适用的是《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根据该标准,骨折及伤残情况会综合考虑骨折部位、愈合情况、功能障碍程度等因素来评定。一般来说,骨折后经治疗存在伤残,影响劳动能力的,都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例如,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术后,可能会被评定为十级伤残;如果骨折严重影响了肢体的功能,等级可能会更高。 要是因交通事故或其他人身损害造成的这种情况,则适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这个标准同样会综合考虑骨折的部位、愈合情况以及对身体功能的影响等。比如,肋骨骨折6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2根以上;肋骨骨折4根以上并后遗2处畸形愈合,才会被评定为十级伤残。对于两根骨折一根错位的情况,需根据具体部位和功能影响进行判断。如果骨折影响了关节的活动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就有可能被鉴定为伤残。 申请伤残鉴定,通常要在治疗终结,伤情相对稳定后进行。以工伤为例,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对于交通事故等其他人身损害,当事人可以在治疗终结后,向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 总之,两根骨折一根错位能否鉴定为伤残,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的受伤原因、骨折部位、愈合情况以及对身体功能的影响等,依据相应的标准进行专业的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