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遇到空白合同可以签订吗?
我找工作时,公司拿给我一份空白合同让我签,说后续会把各项条款补充完整。我有点担心这样做有风险,但又怕不签这份合同就丢了工作。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看,我能不能签这样的空白合同呢?
展开


在现实的劳动就业场景中,劳动者可能会面临公司要求签订空白合同的情况。那么,劳动者遇到空白合同究竟可不可以签订呢?下面从法律层面为大家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空白合同。空白合同就是合同上一些关键内容,像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条款都没有填写,处于空白状态就让劳动者签字的合同。 从法律规定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必备条款。这意味着一份正规有效的劳动合同,这些必备条款都应该明确填写。 而签订空白合同存在诸多法律风险。一方面,劳动者在签订空白合同后,由于关键内容未确定,用人单位可能会在劳动者签字后随意填写对劳动者不利的条款。比如原本承诺的高薪,在合同补充后变成了低薪;原本约定的工作地点是本地,却被改成了外地等。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劳动者很难举证证明当时签订合同的真实情况,自己的合法权益就难以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文本应当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但空白合同可能会导致劳动者无法及时知晓合同内容,自己手中的那份合同也可能被用人单位篡改。 所以,从法律风险和保障自身权益的角度出发,劳动者遇到空白合同不应该签订。如果用人单位要求签订空白合同,劳动者有权拒绝,并要求用人单位将合同的各项条款填写完整后再签订。若用人单位以此为由拒绝录用或者辞退劳动者,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