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时财产是否可以协议分割?
我和配偶正面临离婚诉讼,对于财产分割有些迷茫。我们想知道能否自行协商分割财产,担心协商结果是否能得到法院认可,还有如果协商不成又该怎么办,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起诉离婚时,财产是可以协议分割的。 首先,需要明确财产的性质。夫妻财产分为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个人财产是指一方在婚前就拥有的财产,或者在婚后通过特定方式明确为个人所有的财产,比如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这部分财产归个人所有,离婚时不参与分割。而夫妻共同财产通常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获得的财产,例如婚后双方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等。 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可以进行协议分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也就是说,只要双方能够协商一致,对共同财产的分割达成协议,且该协议是真实合法、不违反公序良俗的,法院会尊重双方的意愿。例如,双方可以约定某些共同财产归一方所有,或者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割等。 如果双方在诉讼中协商一致,法院会通过调解的方式确定分割方式。即使在起诉前双方已经达成了财产分割协议,法院也会进行审查,若协议合法有效,法院会予以确认;若协议存在问题,比如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院则会依法进行判决。在判决时,法院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例如,如果一方在婚姻中存在过错,如出轨、家暴等,法院在分割财产时可能会适当倾向于无过错方。同时,对于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也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