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要约的非实质性内容的更改包括哪些方面?
我在和别人谈生意签合同的时候,对方对我发出的要约做了些修改。我不太确定这些修改是不是非实质性内容的更改,想知道法律上对要约的非实质性内容的更改具体包括什么,这样我就能判断对方的修改是否合理了。
展开


在法律领域中,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而对要约的非实质性内容进行更改,通常是指对合同内容进行了一些不影响合同主要性质和当事人基本权利义务的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八条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那么反之,除了这些实质性内容之外的更改,一般就属于非实质性内容的更改。 非实质性内容的更改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关于合同的一些说明性条款。比如合同中对产品的包装方式的说明,如果要约中规定产品采用普通纸箱包装,受要约人改为采用环保纸箱包装,这种更改通常不影响合同的核心交易,属于非实质性内容的更改。 其次是一些通知、通讯方式的变更。例如要约中约定双方通过书信进行重要通知,受要约人提出改为电子邮件通知,这并不会对合同的履行和双方的主要权利义务产生重大影响,也属于非实质性内容的更改。 再者是合同中一些无关紧要的措辞修改。比如将合同中的“立即履行”改为“尽快履行”,虽然表述不同,但在实际的法律效果和合同履行要求上并没有本质区别,也可视为非实质性内容的更改。 当受要约人对要约的非实质性内容进行更改时,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九条规定,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这种更改是被允许的,合同会以更改后的内容为准,除非要约人明确表示反对或者事先就规定不允许有任何变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