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故意或过失地妨害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构成特征。
首先是犯罪客体。该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这里的社会管理秩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等各个方面。例如,国家对公共卫生、环境资源、文物古迹等方面的管理秩序。就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六章规定的各类犯罪,都是围绕着不同方面的社会管理秩序展开的。
其次是犯罪客观方面。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社会管理法规,妨害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这些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比如,扰乱公共秩序类犯罪中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行为人通过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而在妨害司法罪中,拒绝提供间谍犯罪、恐怖主义犯罪、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就是以不作为的形式构成犯罪。
再次是犯罪主体。犯罪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也有一些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比如脱逃罪的主体只能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此外,单位也可以成为某些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主体,像污染环境罪,单位实施该犯罪行为的,同样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最后是犯罪主观方面 。这类犯罪在主观方面大多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例如,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行为人主观上就是故意实施这些伪造、变造或买卖的行为。但也有少数犯罪表现为过失,比如医疗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主观上就是过失心态。
总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构成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些构成特征,才能正确认定和处理这类犯罪。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7个最新问题
嫖娼交了保证金并写了保证书后,还会被传唤吗?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驰名商标认定后的有效期是怎样的?
工伤赔偿需要起诉吗
横穿国道被车撞到了是谁的责任?
离婚后小孩姓氏随母亲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拘役和拘留的区别是什么,哪个更严重?
未离婚提前搬出去是否会对财产分割产生影响?
行政干预司法的三个规定是什么?
五保户死后财产归谁所有?
注册公司需要地址该怎么办?
罗平拆迁如何补偿?
协议离婚和普通离婚有什么区别吗?
协商后每月还100元,会被司法拘留吗?
危险品车辆没有押运员交警会怎么处罚?
行政处罚申请执行的管辖是怎样规定的?
哺乳期离婚如何争抚养权?
诉讼保全第三人是否有异议权,分期履行的债权的保全是怎样的?
已为您展示了 17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