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遭遇家庭暴力离婚时孩子归谁?

我正经历家庭暴力,打算离婚。但孩子的抚养权问题让我犯难,不清楚在这种家暴情况下,法律会把孩子判给谁,是实施家暴的一方,还是我这个受害者?想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家暴抚养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涉及家庭暴力的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法院通常会从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出发来进行判决。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法院在判决孩子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孩子能够在一个健康、稳定、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它涵盖了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多个方面,目的是让孩子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对于涉及家庭暴力的情况,实施家暴的行为会被法院视为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因为家庭暴力会给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严重的伤害,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孩子的正常社交和学习。所以,从保护孩子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法院一般会倾向于将抚养权判给未实施家暴的一方。 然而,实际判决还需要综合其他因素。比如双方的经济状况,稳定的经济收入能够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如果未实施家暴的一方经济条件较差,无法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实施家暴的一方经济条件较好,并且有能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法院可能会在这方面进行权衡。 还有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意愿也很重要。抚养能力包括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辅导孩子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抚养意愿则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责任感。如果未实施家暴的一方虽然没有实施暴力行为,但缺乏照顾孩子的能力和意愿,而实施家暴的一方在事后有明显的悔悟表现,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来抚养孩子,法院也会谨慎考虑。 此外,孩子的年龄和意愿也会对判决产生影响。对于已满八周岁的孩子,法院会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如果孩子明确表示不愿意和实施家暴的一方生活,法院会充分考虑孩子的想法。 综上所述,在家庭暴力离婚案件中,虽然实施家暴的一方通常在争取抚养权上处于不利地位,但法院的判决是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的,以确保孩子能够在最有利于其成长的环境中生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