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在司法实践中,延期开庭审理是一项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诉讼程序公正顺利进行的重要制度。当出现某些法定情形时,案件的开庭审理可以推迟进行。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可以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形。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这里所说的必须到庭的当事人,通常是指那些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当事人。比如在赡养、抚养、抚育案件中,涉及到身份关系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庭说明情况。其他诉讼参与人,如重要的证人、鉴定人等,如果他们不到庭,可能会影响案件的证据采信和事实认定,在他们有正当理由无法到庭时,就可以申请延期开庭。
其次,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也可导致延期开庭。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防止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等参与到案件审理中。如果当事人在开庭时才发现审判人员等存在应当回避的情形,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法院需要对回避申请进行审查和处理,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开庭时间的推迟。
再者,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情况。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证据线索或者对已有的证据需要进一步核实的情况。为了保证当事人能够充分提供证据,保障其诉讼权利,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延期开庭,以便 进行相关的调查和鉴定工作。
最后,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例如,出现不可抗力事件,如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导致当事人、诉讼参与人或者法院工作人员无法正常参加庭审,法院可以决定延期开庭。
总之,延期开庭审理是为了确保诉讼程序的公平、公正和顺利进行,当出现上述法定情形时,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出延期开庭的申请,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和决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事故后移动车辆但没证据该怎么办?
外地离婚该去哪里办手续呢?
幼儿园老师虐待小孩会构成犯罪并被判刑吗
人过世后营业执照一定要注销吗?
产检需要户口本吗?
公有住房补缴土地出让金契税有哪些减免政策?
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趋势是怎样的?
儿童医保卡丢了如何补办?
给已注销的公司开发票是否可行?
取保候审执行规定是怎样的?
职工报销医药费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打官司提供虚假材料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新公司法对注册资金实缴是如何规定的?
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是什么?如何办理?
街道不给开场地使用证明怎么办?
把户口从父母名下迁出需要什么手续?
体外受精能否进行医保报销?
哪些人需要回避诉讼?
强制猥亵未造成严重后果是否需要判刑?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