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诉讼庭审中允许抗议的情况存在吗?

我最近参与了一场民事诉讼,庭审过程中对方说了一些很不合理的话,我特别想抗议。但又担心在法庭上这么做不被允许,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我想知道在民事诉讼庭审里,到底有没有允许抗议的情况呢?
展开 view-more
  • #民事诉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事诉讼庭审中,“抗议”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术语,它更像是在司法实践场景里当事人表达对对方言论、行为不满或者对庭审程序有异议的一种通俗说法。从实际操作和法律规定来讲,民事诉讼庭审中一般不提倡用“抗议”这种比较激烈的方式表达意见,但在特定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合理表达异议。 首先,我们来看看法律对于庭审秩序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这表明法庭有着严格的秩序要求,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必须遵守。如果当事人随意进行“抗议”,扰乱了庭审秩序,法院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 不过,当出现一些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或者庭审公正进行的情况时,当事人是有权利表达异议的。例如,对方当事人的陈述存在虚假内容,或者在质证环节出示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此时当事人可以向法庭提出异议。这种异议的提出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要在对方发言结束后,向审判长举手示意,经审判长许可后,清晰、准确地说明异议的内容和理由。 在实践中,法庭通常会保障当事人充分的陈述和辩论权利。审判长会根据庭审的进展和情况,引导当事人有序地进行发言和质证。如果当事人认为审判长的某些决定影响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在庭审结束后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申诉。比如,在上诉程序中提出相关的理由。 总之,民事诉讼庭审中虽然不允许随意“抗议”,但当事人在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庭规则的前提下,是可以合理表达自己的异议和诉求的。这样既能维护庭审的正常秩序,又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