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财务指标计算公式是什么?


在财务管理和经济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指标计算公式对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常见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 首先是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左右较为合适,但不同行业会有所差异。速动比率则更严格地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它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弱的资产。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 - 存货)÷流动负债。通常,速动比率为1:1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状态。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体现了企业的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计算公式是: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过高,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大。 其次是盈利能力指标。营业利润率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体现了每一元营业收入所带来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成本费用利润率衡量了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反映了企业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成本费用利润率 =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成本费用总额是指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平均净资产是指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再者是营运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是指年初应收账款和年末应收账款的平均值。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存货周转率衡量了企业销售能力和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平均存货余额是指年初存货和年末存货的平均值。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总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是指年初资产总额和年末资产总额的平均值。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经营管理水平越好,利用效率越高。 这些常用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依据《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法规,它们是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的重要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同时,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也可以利用这些指标来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和偿债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