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会计自制虚假单据的常见手法有哪些?

我是一家公司的小股东,对公司财务不太懂。最近查账感觉有些不对劲,怀疑会计自制了虚假单据,但又说不出具体问题。我想了解下会计自制虚假单据通常会用哪些常见手法,这样我就能更好地去排查公司财务状况了。
展开 view-more
  • #虚假单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会计自制虚假单据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行为,可能导致公司财务信息失真,损害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下面为你介绍一些会计自制虚假单据的常见手法。 一是凭空捏造单据。这种手法是指会计人员根本没有实际的业务发生,却直接虚构出一份单据。比如,虚构一笔采购业务,自制一张虚假的采购发票,显示公司购买了大量的原材料,但实际上并没有这笔交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这种凭空捏造单据的行为显然违反了该规定。 二是篡改单据内容。会计人员可能会对真实的单据进行修改,改变其金额、日期、用途等关键信息。例如,将一张原本金额为 1000 元的费用报销单篡改为 5000 元,或者将报销的办公用品用途改为差旅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四条规定,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办理本法第十条所列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篡改单据内容就属于不真实的原始凭证。 三是阴阳单据。这是指会计人员制作两份内容不同的单据,一份对外,一份对内。对外的单据通常是为了应付税务机关、审计机构等外部检查,金额较小、内容合规;对内的单据则反映真实的业务情况,金额可能较大或者存在违规支出。这种行为同样违反了《会计法》关于真实记录经济业务的要求。 四是重复使用单据。会计人员可能会将已经报销过的单据再次用于报销,以骗取公司资金。比如,将一张已经报销过的差旅费发票,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再次提交报销。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财务报销的基本制度,也违反了《会计法》中关于如实核算的规定。 如果发现会计有自制虚假单据的行为,相关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向有关部门举报,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