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新规下企业破产时1至4级工伤的赔偿是多少?


在探讨企业破产时1至4级工伤赔偿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下相关法律概念。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当企业破产时,对于1至4级工伤职工的赔偿,我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法律规定,1至4级工伤职工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企业破产时,需要按照规定为工伤职工支付各项赔偿。 从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来看,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除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企业还需要考虑工伤职工后续的生活保障。对于1至4级工伤职工,要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分别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此外,企业破产时,要确保工伤职工的基本医疗权益。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如果企业破产后,工伤保险基金承担起相应责任,以保障工伤职工能够继续享受基本医疗待遇。 在企业破产的实际操作中,会按照法定的清偿顺序来处理工伤赔偿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首先要支付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所以,1至4级工伤职工的赔偿在企业破产清偿中是有一定保障的。 总之,企业破产时1至4级工伤职工能获得多方面的赔偿和保障,这些规定旨在最大程度地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失去工作单位支持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