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业秘密该如何赔偿,赔偿数额怎么确定?


在商业活动中,商业秘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当商业秘密被侵犯时,受害者有权要求侵权方进行赔偿。那么,侵犯商业秘密该如何赔偿,赔偿数额又该怎么确定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商业秘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只有企业自己知道,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并且企业采取了保密手段的信息。 关于赔偿的方式和数额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有明确规定。 第一种情况,按照实际损失赔偿。如果权利人(也就是商业秘密的拥有者)因侵权行为受到的实际损失能够确定,那么侵权人就应当按照这个实际损失进行赔偿。比如,因为侵权方泄露了商业秘密,导致权利人的产品销量下降,利润减少,这些减少的利润就是实际损失。 第二种情况,实际损失难以计算时,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赔偿。也就是说,如果没办法准确算出权利人损失了多少,就看侵权人通过侵犯商业秘密赚了多少钱,让侵权人把这些非法所得赔给权利人。 第三种情况,如果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业秘密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比如,权利人之前曾经把这个商业秘密许可给其他公司使用,收取了一定的许可费用,那么就可以参照这个许可费用来确定赔偿数额。 此外,对于恶意侵犯商业秘密,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这里的合理开支,比如律师费、调查取证的费用等。 总之,当商业秘密被侵犯时,权利人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侵权方进行合理赔偿。同时,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也要注意对商业秘密的保护,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避免商业秘密泄露带来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