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概念及内容是什么?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没有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和标准化债权资产相比,标准化债权资产在公开市场交易,流动性强、透明度高;而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交易则不够公开透明,流动性也相对较差。 根据中国银监会在2013年发布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下面对这些常见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进行逐一介绍。信贷资产就是银行发放的各种贷款。例如,银行给一家企业发放了一笔用于扩大生产的贷款,这笔贷款就是信贷资产。信托贷款是指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用信托资金向特定对象发放的贷款。比如,某个投资者将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把这笔钱贷给了一家房地产企业,这就是信托贷款。 委托债权是指有投资意愿且有投资能力的投资者作为委托人,通过银行、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专业金融机构(即受托人)进行的对特定项目的固定收益类债权投资。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信用证是银行根据进口商的请求,向出口商开立的一种在一定金额和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各类受(收)益权是指通过合同等形式约定的对特定资产的收益权利。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则是在进行股权融资时,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融资方按照一定的价格回购股权的融资方式。 了解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概念和内容,对于金融机构、投资者等相关主体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在法律关系、风险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相关主体在参与涉及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业务时,需要充分了解其特点,谨慎做出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