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的概念和特征分别是什么?


在法律领域中,累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累犯的概念和特征。 首先来说累犯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和第六十六条的规定,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这里有几个关键要素,一是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二是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三是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五年之内。而特别累犯是指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特别累犯的构成条件相对一般累犯有所不同,它不受前后罪判处刑罚种类以及前后罪之间时间间隔的限制,只要前后罪都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这几类,就构成特别累犯。 接下来谈谈累犯的特征。累犯具有社会危险性较大的特征。因为累犯在接受刑罚处罚后仍再次犯罪,说明其并没有从之前的惩罚中吸取教训,再次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较高,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构成更大的威胁。从主观恶性上看,累犯往往具有较深的主观恶性。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违法犯罪,却依然选择再次犯罪,这种故意和对法律的漠视体现了其主观上的恶性程度较高。此外,在量刑方面,累犯也有其独特之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并且不适用缓刑和假释。这是因为考虑到累犯的社会危险性和主观恶性,需要通过更严厉的处罚来实现刑罚的目的,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权威性。 总之,累犯的概念和特征是刑法中重要的内容,对于准确认定犯罪和合理量刑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还是普通民众在了解法律知识时,都应当对累犯的相关规定有清晰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