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租赁和融资租赁的条件和定义是什么?


在金融租赁领域,杠杆租赁和融资租赁是两种常见的租赁方式。下面将详细解释它们的定义和开展所需的条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杠杆租赁的定义。杠杆租赁是一种特殊的融资租赁形式。在这种租赁中,出租人只需要投入一部分资金(通常为设备购置成本的20% - 40%),其余资金则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来解决。出租人以租赁设备作为抵押物,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然后将设备出租给承租人使用。这种租赁方式的特点是出租人借助了外部的资金杠杆,扩大了租赁业务的规模。 根据我国相关金融法规和监管要求,开展杠杆租赁业务,出租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信用记录。因为涉及向金融机构贷款,金融机构会对出租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进行严格审查。此外,出租人还需要有专业的租赁业务管理团队,能够对租赁项目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接下来,我们看看融资租赁的定义。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拥有租赁物件的使用权。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可以根据合同约定,选择续租、留购租赁物件或者将租赁物件退还出租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出租人需要取得相关的金融牌照,这是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必要前提。同时,出租人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对承租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以降低租赁业务的风险。 总之,杠杆租赁和融资租赁虽然都属于租赁业务范畴,但它们在定义、资金构成和开展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出租人还是承租人,都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租赁方式,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