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应该申请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


在建筑行业选择申请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基本概念。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这里的会计核算不健全,通俗来讲就是不能准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而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一般纳税人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纳税,并可以凭进货发票进行税款抵扣。 从税率方面来看,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一般为3%(疫情期间有优惠政策)。而一般纳税人建筑服务的增值税税率为9%。但一般纳税人可以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也就是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等取得的发票上的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扣除。比如,一家建筑企业当月的销项税额是10万元,取得的进项税额是6万元,那么当月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就是10 - 6 = 4万元。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如果企业的成本费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比较少,或者难以取得进项发票,比如很多材料是从一些小供应商处采购,无法取得专用发票,那么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可能更合适,因为按照较低的征收率纳税,税负相对较轻。如果企业能够取得较多的进项发票,并且客户大多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申请一般纳税人可能更有利。一方面可以满足客户对发票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抵扣进项税额,有可能降低实际税负。 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也就是说,即使年销售额没有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只要会计核算健全,也可以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而小规模纳税人连续12个月或者4个季度的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应当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 总之,建筑行业企业在选择申请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经营情况、成本结构、客户需求等因素,权衡利弊后做出合适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