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受到哪些规定限制?
著作权的限制是指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他人可以在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且不向其支付报酬的情况下使用作品。这主要是为了平衡著作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文化和知识的传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著作权限制规定:
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明确列举了合理使用的情形,比如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报道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等。
法定许可则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向其支付报酬。例如,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强制许可,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著作权主管机关根据情况,将对已经发表作品进行特殊使用的权利授予申请获得此 项权利的使用人的制度。不过,我国著作权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强制许可制度,但在国际著作权条约中存在相关规定。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也是一种限制。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中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了解著作权的限制规定,对于著作权人来说,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促进作品的合理传播和利用;对于使用者来说,则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法地使用他人的作品。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正式工被开除需要赔偿多少?
医疗纠纷能否报保险?
房子拆迁和家里人口数有关系吗?
公证继承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骑自行车相关法规有哪些?
买了房子离婚了房子该怎么过户?
法庭辩论终结前的标准是什么?
娱乐场所有偿陪侍该如何认定?
行政强制执行有哪些种类?
为什么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不愿交养老金?
中国出入境金额有什么限制?
治安警服和公安警服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养老金会分两笔打入?
如何保守商业秘密来保护自己?
分居两年诉讼离婚需要多长时间?
刑事案件中哪些罪可以取保候审?
老人过世后,银行卡还能查流水吗?
醉驾不能办理取保候审的原因是什么?
申请工伤认定时效是否能够延长?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