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以后调解了,法院会怎么处理?
我之前打官司,开庭之后双方达成了调解。现在我有点迷茫,不知道法院接下来会如何处理这个案子。是会直接出调解书吗,还是有其他的流程?我想了解清楚后续法院的处理方式。
展开


当开庭以后双方达成调解,法院通常会按照以下步骤和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法院会审查调解协议的合法性。这就好比一个关卡,要看看双方达成的调解内容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有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有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比如,不能在调解协议里约定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这是法院审查调解协议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如果调解协议经过审查是合法有效的,法院一般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就像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它会详细记录双方达成的调解内容,比如一方要给另一方多少钱,什么时候给,或者要履行什么义务等。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就和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双方都要按照调解书的内容去做,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拿着调解书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以不制作调解书。比如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等。对于这些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情况,法院会将调解协议的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调解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总之,法院在开庭后调解成功后的处理,核心就是确保调解的自愿性、合法性,并根据不同情况让调解结果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