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中止、既遂、预备分别是什么意思?
我想弄清楚犯罪过程中的几种状态,就是犯罪未遂、中止、既遂和预备。我不太明白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实际的犯罪事件里,怎么去判断到底是哪种状态呢?希望能有通俗易懂的解释。
展开


犯罪未遂、中止、既遂和预备是犯罪过程中不同的停止形态,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法律规定。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且符合了刑法规定的某个具体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简单来说,就是犯罪分子实现了他想要达到的犯罪目的。比如,张三想偷李四的钱包,他成功地把钱包偷到手了,这就属于犯罪既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中对各种犯罪的既遂形态都有明确的规定,一旦行为人的行为符合这些规定,就构成犯罪既遂,应按照相应的罪名和刑罚进行处罚。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也就是说,犯罪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了,但因为一些他自己控制不了的因素,导致犯罪没有成功。例如,王五想要抢劫赵六,他已经对赵六实施了暴力行为,但这时突然有警察路过,王五没办法继续抢劫,只好逃跑,这就是犯罪未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这里强调的是犯罪人主观上主动放弃犯罪意图。比如,孙七在准备放火烧房子的时候,突然良心发现,觉得这样做会伤害很多人,于是他主动把火扑灭了,避免了火灾的发生,这就是犯罪中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这是犯罪的前期准备阶段,还没有正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例如,周八为了盗窃银行,事先购买了开锁工具,观察银行的营业时间和安保情况,这些行为就属于犯罪预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