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是怎样的?
我在了解法律知识时,对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不太明白。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算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它和其他犯罪形态有啥区别,这种情况在法律上是怎么处理的,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是指在犯罪预备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意图,停止实施犯罪预备行为,从而没有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况。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比如说,为了盗窃去购买开锁工具,或者为了杀人去踩点、准备凶器等。而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强调的是“自动性”,也就是行为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主动放弃犯罪,而不是因为外界的强制因素被迫停止。例如,甲为了抢劫银行,已经准备好了枪支和面罩,但在去银行的路上,他突然良心发现,觉得这样做不对,于是放弃了抢劫计划,这就属于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所以,在犯罪预备阶段中止犯罪,如果没有造成损害,通常是应当免除处罚的;如果造成了一定损害,会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于主动放弃犯罪行为的一种鼓励和宽宥。和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相比,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因为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其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所以在处罚上也更为宽松。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